《春秋谷梁传注疏》卷十八

卷十八

◎昭公起十四年,尽三十二年

  十有四年,春,意如至自晋。大夫执则致,致则名,意如恶,然而致,见君臣之礼也。大夫有罪,则宜废之。既不能废,不得不尽为君臣之恩,故曰“见君臣之礼”。○见君,贤遍反。
  [疏]“大夫执则致”。○释曰:重发传者,单伯书字,意如则书名,婼又无罪,以见三者义异,故各发传也。

  三月,曹伯滕卒。
  夏,四月。
  秋,葬曹武公。
  八月,莒子去疾卒。去,起吕反。
  [疏]“八月”至“疾卒”。○释曰:不正前巳见说,今卒书月,莒行夷礼,故无嫡庶之异。

  冬,莒杀其公子意恢。恢,苦回反。言公子而不言大夫,莒无大夫也。莒无大夫,而曰公子意恢,意恢贤也。曹、莒皆无大夫,其所以无大夫者,其义异也。曹叔振铎,文王之子,武王封之于曹,在甸服之内,后削小尔。莒,已姓,东夷,本微国。○振铎,之慎反;下大各反。甸,徒遍反。已姓音已,一本又音祀。
  [疏]“曹莒”至“异也”。○释曰:传言此者,总而言之,则小国无大夫也。就事而释,则曹、莒有异,故传辨之。○注“曹叔”至“之国”。○释曰:曹是文王之子,封于曹者,《世本》文。“在甸服之内”者,定四年《左传》文。

  十有五年,春,王正月,吴子夷卒。末,亡葛反。
  二月,癸酉,有事于武宫。籥入,叔弓卒,去乐卒事。君在祭乐之中,闻大夫之丧,则去乐卒事,礼也。祭乐者,君在庙中祭作乐。○籥,由若反。去,起吕反。
  [疏]“礼也”。○释曰:礼则不疑,而曰有变以闻可乎?似有嫌,嫌则非礼,非礼何以言礼也?解云,祭祀重礼,国之大事,一物不具,则为失所,以卿佐之卒,而阙先君之乐而不止祭,嫌有失礼。释之复言可乎,问言礼意。

  君在祭乐之中,大夫有变,以闻,可乎?变谓死丧。大夫,国体也。君之卿佐,是谓股肱,故曰国体。古之人重死,君命无所不通。死者不可复生,重莫大焉。是以君虽在祭乐之中,大夫死,以闻可也。○复,扶又反。
  [疏]“君命”至“不通”。○释曰:解命告也。大夫与君一体,情无疑二,祭祀虽重,以卒告君,君当哀其丧而止祭,不得以轻废重,故死可以闻也。

  夏,蔡朝吴出奔郑。朝吴,蔡大夫。
  六月,丁巳,朔,日有食之。
  秋,晋荀吴帅师伐鲜虞。
  冬,公如晋。
  十有六年,春,齐侯伐徐。
  楚子诱戎蛮子杀之。楚子不名,戎蛮子非中国故。
  夏,公至自晋。
  秋,八月,巳亥,晋侯夷卒。
  九月,大雩。季孙意如如晋。
  [疏]“意如如晋”。○释曰:何以在葬上?解云,有本末事,书前后文不得同。

  冬,十月,葬晋昭公。
  十有七年,春,小邾子来朝。朝,直遥反。
  夏,六月,甲戌,朔,日有食之。
  秋,郯子来朝。
  八月,晋荀吴帅师灭陆浑戎。灭夷狄时,潞子婴儿贤则日,此月者,盖亦有殊于常戎。
  冬,有星孛于大辰。一有一亡曰有。于大辰者,滥于大辰也。刘向曰:“大辰者,大火也。不曰孛于大火,而曰大辰者,谓滥于苍龙之体,不独加大火。”○星孛,蒲内反。孛于,本又作茀,音佩。楚人及吴战于长岸。长岸,楚地。两夷狄曰败,夷狄不能结日成陈,故曰败,“于越败吴于槜李”是也。○曰败,必迈反,下文及注同。成陈,直刃反。槜李音醉。中国与夷狄亦曰败。“晋荀吴败狄于大卤”是也。楚人及吴战于长岸,进楚子,故曰战。
  [疏]“进楚子,故曰战”。○释曰:何嫌以发?解战言及,所以别客主,不施直,不言及,或在上,或在下。案宋襄伐齐,云及在上,所以恶宋襄。宣十二年邲之战,楚言及在下,所以不恶楚者,据无罪言之直,用兵得理则客直。今楚称及而在上,与邲战之义反,嫌恶楚而善吴,吴以伯举有辞序上,称及以罪楚。今两夷言战,有违常例,二国曲直得失未分,故须起例以明之。

  十有八年,春,王三月,曹伯须卒。
  夏,五月,壬午,宋、卫、陈、郑灾。其志,以同日也。其日,亦以同日也。或曰,人有谓郑子产曰:“某日有灾。”子产曰:“天者神,子恶知之。”是人也,同日为四国灾也。恶音乌。
  [疏]“其志”至“同日”。○释曰:二文释何?解襄九年“宋灾”,传曰“故宋也”,明之灾得书之由。然则宋常,录三国事非常也,故传曰“同日也”。解卫、陈、郑得书之意以此,故复问外灾不日之义,见同日,故不得不两文释之。郑子产之言,明天时人事,报应有验,重其同日,故经书其文,传载其事。刘向以为宋、陈王者之后,卫、郑周之同姓,时景王在,刘子、单子事王猛,召氏、尹氏立王子朝,朝,楚之出也。及宋、卫、陈、郑皆外附于楚,无尊周室之心。后三年崩,王室乱,故天灾四国,若曰不救,反从楚废世子,言不正以害王室,明以同辜。

  六月,邾人入鄅。鄅音禹,又音矩。
  秋,葬曹平公。
  冬,许迁于白羽。白羽,许地。
  十有九年,春,宋公戊邾。
  夏,五月,戊辰,许世子止弑其君买。日弑,正卒也。蔡世子般实弑父,故以比之夷狄,而不书日。止弑而日,知其弑;止不弑,则买正卒也。正卒,则止不弑也。不弑而曰弑,责止也。责止不尝药。
  [疏]“正卒”至“责止也”。○释曰:责止则实,实文不可虚加,而复书葬以赦何?解止进药之罪,不由于医,罪连于许君,故书杀责止,止实不弑,宜书葬以赦之。《春秋》子弑父,皆非子失教训之道,独于此见之何?有义而然,因其可责而责之。若商臣、蔡般之流,行同禽兽,不得为小人,非可责之限,故传详例于此。

  止曰:“我与夫弑者,不立乎其位。”以与其弟虺。止自责曰,我与弑君之人同罪。于是致君位于弟。○与夫音豫,又如字;下音扶。虺,许鬼反。哭泣,歠饘粥,嗌不容粒。嗌,喉也。○歠,昌悦反,又常悦反。之然反,又居言反,粥也。粥,之六反。嗌音益,咽喉也。容粒音立。未逾年而死。故君子即止自责而责之也。就其有自责心,故以备礼责之。
  已卯,地震。
  秋,齐高发帅师伐莒。冬,葬许悼公。日卒时葬,不使止为弑父也。曰,子既生,不免乎水火,母之罪也。羁贯成童,不就师傅,父之罪也。羁贯,谓交午翦发以为饰。成童,八岁以上。○羁又作羁。贯,古乱反。就师学问无方,心志不通,身之罪也。心志既通,而名誉不闻,友之罪也。名誉既闻,有司不举,有司之罪也。有司举之,王者不用,王者之过也。不敢罪上,故言过。许世子不知尝,药累及许君也。许君不授子以师傅,使不识尝药之义,故累及之。○累,劣伪反。
  二十年,春,王正月。
  夏,曹公孙会自梦出奔宋。自梦者,专乎梦也。能专制梦。○自梦,无工反,又亡忠反,又亡弄反,本或作蔑,《左氏》作“鄸”。曹无大夫,其曰公孙,何也?言其以贵取之,而不以叛也。会以公孙之贵而得梦,既而不以之叛,明曹君无道,致令其奔,非会之罪,故书公孙以善之。○令,力呈反。
  [疏]“曹无大夫”。○释曰:再发传者何?解前崇曹羁之杀,此重公孙之奔,奔杀异辞,而同例发明,明其俱贤而得书,明小国无大夫也。

  秋,盗杀卫侯之兄辄。盗,贱也。其曰兄,母兄也。目卫侯,卫侯累也。觊曰:“诸侯之尊,弟兄不得以属通。经不书卫公子,而目言卫侯之兄者,恶其不能保护其兄,乃为盗所杀,故称至贱杀至贵。”○恶其,乌路反。
  [疏]“盗贱也”。○释曰:复发传何?解杀大夫称人者,谓诛有罪,故盗杀三卿,云不以上下道,明大夫之例,母兄之杀,宜系于君自杀也。不能保存母兄,令为盗所杀,故书两下之文,以至贱而杀至贵,故不得言上下道。称盗虽同,本事例异,故发传也。

  然则何为不为君也?嫡兄宜为君。○嫡,丁历反。曰,有天疾者,不得入乎宗庙。辄者何也?曰,两足不能相过,齐谓之綦,楚谓之踙,卫谓之辄。綦音其,又其冀反,刘兆云:“綦,连并也。”踙,女辄反,刘兆云:“聚合不解也。”辄本亦作絷,刘兆云:“如见绊絷也。”
  冬,十月,宋华亥、向宁、华定出奔陈。徐邈曰:“月者,盖三卿同出,为祸害重也。君以臣为体,民以君为命,凡为忧者大,害民处甚,《春秋》皆变常文而示所谨,非徒足以见时事之实,亦知安危监戒云耳。”○处,昌虑反。以见,贤遍反。
  十有一月,辛卯,蔡侯庐卒。
  [疏]注“月者”至“害重也”。○释曰:宋万以一卿而详之,又弟辰以五大夫而不月何?解,宋万乃出月,见宋人不讨贼,致令得奔,故谨而月之;弟辰为仲佗所彊,元无去意,为患轻,故不月。

  二十有一年,春,王三月,葬蔡平公。
  夏,晋侯使士鞅来聘。
  宋华亥、向宁、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叛。自陈,陈有奉焉尔。入者,内弗受也。其曰宋南里,宋之南鄙也。以者,不以者也。叛,直叛也。言不作乱。
  [疏]“自陈”至“焉尔”。○释曰:复发传何?解从外之叛而加自,自实有力,嫌其言自叛,不由外纳力。复言“内弗受也”,与入邑异例,不受为同。复言以有嫌异于窃地者,故发例同之。○注“言不作乱”。○释曰:则作乱不得言叛,当以作乱书,栾盈、良霄是也。传言叛,是与作乱是也。

  秋,七月,壬午,朔,日有食之。
  八月,乙亥,叔辄卒。叔弓之子。冬,蔡侯东出奔楚。东者,东国也。何为谓之东也?王父诱而杀焉,“楚子虔诱蔡侯般,杀之于申”。○蔡侯东,《左氏》及《公羊》作“蔡侯朱”。父执而用焉,“执蔡世子友以归,用之”是也。奔,而又奔之。曰东,恶之而贬之也。奔既罪矣,又奔雠国,恶莫大焉。○恶之,乌路反。
  公如晋,至河乃复。
  二十有二年,春,齐侯伐莒。
  宋华亥、向宁、华定自宋南里出奔楚。自宋南里者,专也。专制南里。
  大搜于昌间。间如字,一音?。秋而曰搜,此春也,其曰搜何也?以搜事也。
  [疏]“秋而”至“搜事”。○释曰:何以发传于此?解大搜有五,八年发例,见正讥不正。比蒲之搜在夏之末,承秋之初,尚可以搜,则承春之首,不可之甚,故须发传以彰甚也。  夏,四月,乙丑,天王崩。
  六月,叔鞅如京师。○葬景王。叔鞅,叔弓子。天子志崩不志葬,志葬,危不得以礼葬也。月者,亦为葬景王起。○亦为,于伪反。
  [疏]“六月葬景王”。○释曰:何以不书日?解传言日甚矣。其不葬之辞,恐其甚之不明,日以起之。今经言王室乱,则甚之可知,故省文也。

  王室乱。乱之为言,事未有所成也。尹氏立子朝,刘氏、单氏立王猛,俱夫定也。
  刘子、单子以王猛居于皇。皇,地。○单音善。以者,不以者也。王猛嫌也。直言王猛,不言王子,是有当国之嫌。
  [疏]“以者不以者也”。○释曰:复发传何?解刘、单王之重卿,猛,王之庶子,以贵制庶,嫌其义别,起例以详之也。  秋,刘子、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。以者,不以者也。入者,内弗受也。猛,非正也。
  冬,十月,王子猛卒。此不卒者也。未成君也。其曰卒,失嫌也。猛本有当国之嫌,其卒则失嫌,故录之。
  [疏]“失嫌也”。○释曰:经言王猛以王为尊,何以言当国?解《春秋》以王为国,若言齐、晋,今言王猛,不言子,与无知同文,故曰当国也。

  十有二月,癸酉,朔,日有食之。
  二十有三年,春,王正月,叔孙婼如晋。
  癸丑,叔鞅卒。
  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。
  晋人围郊。郊,周邑也。
  夏,六月,蔡侯东国卒于楚。不日,在外也。以罪出奔,又奔雠国,故不葬。
  [疏]注“不日,在外也”。○释曰:案诸侯之卒,不日以明庶,不以外为异,传曰“诸侯时卒,恶之”。今东国奔雠,何以书月?解“许男新臣卒”,上言伐楚,下言卒,无明其在楚,庶子而卒,卒而不日,书时,在外文不明故也。蔡侯肸在内而卒,卒不书日,传曰“恶之”。今蔡侯东国,上言东以贬之,下言卒于楚。诸侯之奔,例不书卒。今蔡侯之卒,见奔雠国而死,恶之可知,以在外以明恶,故书月以显之。○注“又奔雠国,故不葬”。○释曰:诸侯奔,死于外国,例不卒。何直不葬?有义而然。诸侯不卒则已,卒宜有葬,葬不书者,义有所见,义不必同,或从失德。今蔡侯不卒,卒于雠国,书卒而不葬。  秋,七月,莒子庚舆来奔。
  戊辰,吴败顿、胡、沈、蔡、陈、许之师于鸡甫。鸡甫,楚地。○鸡甫,《左氏》作“鸡父”。胡子?、沈子盈灭。国虽存,君死曰灭。○?,苦门反。盈本亦作逞。中国不言败,此其言败,何也?据宣十二年“晋荀林父及楚子战于邲,晋师败绩”,不言楚败晋师。
  [疏]“中国不言败”。○释曰:释其灭。案经“战于韩,获晋侯”,“战于大棘,宋师败绩,获华元”。“中国不言败”,直言战于鸡甫,败顿、胡、沈、蔡、陈、许之师,胡子?、沈子盈灭。定以言败?解言“楚人及吴战于长岸”,传曰“进楚子”。然则邲之战,直在楚,以中国不言败?今吴无进,称为夷狄,故不称战。及败绩,以释其灭,足贤胡、沈之君,亦明吴之不进也。

  中国不败,胡子?、沈子盈其灭乎?其言败,释其灭也。若师不败,则君无由灭也。贤胡、沈之君死社稷。获陈夏啮。获者,非与之辞也,贤夏啮,虽获不病,以其得众也。义与华元同。○夏,户雅反。啮,五结反。
  [疏]注“与华元同”。○释曰:国书亦然,而无传释,而经文有异,何得称同?解,华元有故而止,文虽不同,明贤之义不别,国书文同而义同也。

  上下之称也。君死曰灭,臣得曰获,君臣之称。○之称,尺证反。注“之称”同。
  天王居于狄泉。敬王辟子朝。狄泉,周地。○辟音避。始王也。其曰天王,因其居而王之也。天子逾年即位称王,敬王逾年而出,故曰始王。虽不在国行即位之礼,王者以天下为家,故居于狄泉称王。
  [疏]“始王”至“之也”。○释曰:注云“天子逾年即位称王,敬王逾年而出,故曰始王”,天子之称天王,是常例也,而传云“始王”,注云“逾年”者,未通此传之意解子猛当国,朝亦非正。景王以三十一年夏四月崩,六月葬,刘、单二子以王猛居于皇,复入王城,冬而猛卒。至今敬王逾年而既葬,所继者承景王之崩,不继者承王猛之卒,是年七月敬王立,当逾年既葬之例。此岁尹氏立子朝,将图神器,天下凶惧,其主无虽复常称其所在,着其始王也。

  尹氏立王子朝。隐四年“卫人立晋”,传曰“称人以立,得众也”。此言尹氏立,明唯尹氏欲立之。立者,不宜立者也。朝之不名,何也?据晋之名恶,今朝亦恶,怪不直名而言王子。○恶,乌路反,下同。别嫌乎尹氏之朝也。若但言尹氏立朝,则嫌朝是尹氏之子,故言王子以别之。○别,彼列反。
  [疏]“立者”至“者也”。○释曰:重发传何?解,卫、晋得众,言立嫌非所宜。此子朝失众,独在尹氏,故言立以着不宜,文同而义异,故复发传,别嫌乎尹氏之朝。○注云“嫌朝是尹氏之子”。○释曰:夫国之大事,莫善继统。继统之道,勿盛嫡胄。继无承重,宜择立其次,故单子、刘子立猛,文称当国,其次子无命,故独言立,言立彰不宜,明有絪王之意。今周室虽衰,鼎命在上,四方诸侯,知一人之贵继,成康之道灭,典法之文存,祭号大名不可虚置,巍巍圣宝宁得空假?鄫以区区之小,而以外孙为嗣,书其灭亡,以为将来之戒,况天下重任,岂得异姓?尹氏不择天道,不达人事,不自立其子,当有同心之授,不义之罪。御假一朝之势,以集四海之士,此理灼然,而愚夫之所不或,何为孔子书经,游夏为传?经于不疑之中,而疆生疑;于无嫌之义,而巧出嫌。恐朝为尹氏之子,为当有旨,解周室大乱,骨肉乖离,故王猛有絪夺之心,单、刘怀翼戴之志,敬王孤立,猛卒之后,而朝逆尹氏之世卿,婚媾王室,祸乱之基,固可夺之。初自立,或招乘衅之众,集负险之民,坚冰之际,或有无妄之会,经别嫌尹氏,不亦宜乎!衰乱之世,何所不为?鄫立异姓,周亦致疑,疑而须别,别嫌立朝者,此其旨矣。

  八月,乙未,地震。
  冬,公如晋,至河,公有疾,乃复。疾不志,此其志,何也?释不得入乎晋也。
  [疏]“有疾”至“晋也”。○释曰:解公之如晋,四不得入,假言有疾,实由季孙之不入。今实有疾,别于无疾而反也。

  二十有四年,春,王二月,丙戌,仲孙玃卒。
  婼至自晋。大夫执则致,致则挈,由上致之也。上谓宗庙也。致臣于庙,则直名而巳,所谓君前臣名。○挈,苦结反。
  夏,五月,乙未,朔,日有食之。
  秋,八月,大雩。○
  丁酉,杞伯郁厘卒。厘,力之反。
  冬,吴灭巢。
  葬杞平公。
  二十有五年,春,叔孙婼如宋。
  夏,叔倪会晋赵鞅、宋乐大心、卫北宫喜、郑游吉、曹人、邾人、滕人、薛人、小邾人于黄父。
  有?鹆来巢。一有一亡曰有。来者,来中国也。?鹆不渡济,非中国之禽,故曰来。○?,其俱反,本又作鹳,音权,《左氏》作“?”,《公羊》作“鹳”。鹆音欲。济,子礼反。
  [疏]“一有”至“中国”。○释曰:重发传者何?解鸲鹆者飞鸟,与蜚蜮异,称有为同,故重发传。云“来者,来中国也”,何嫌而发?解蜚蜮不言来,不见所从;麟不言来者,欲但于中国,不外之。

  鹆穴者而曰巢。刘向曰:“去穴而巢,此阴居阳位,臣逐君之象也。”或曰,增之也。如增言巢尔,其实不巢也。雍曰:“凡《春秋》记灾异,未有妄加之文。或说非也。”
  秋,七月,上辛,大雩。季辛,又雩。季者,有中之辞也。不言中辛,中辛无事。又,有继之辞也。缘有上辛大雩,故言又也。
  九月,乙亥,公孙于齐。孙之为言犹孙也,讳奔也。
  次于阳州。次,止也。阳州,齐竟上之地。未敢直前,故止竟也。○公孙音逊,本亦作逊,下同。齐竟音境,下同。
  [疏]“孙之”至“奔也”。○释曰:复发传何?解前发例于夫人,今复发例于公,明其同义,以别尊卑之辞详略也。

  齐侯唁公于野井。野井,齐地。齐侯来唁公,公逆之至野井。唁音彦。吊失国曰唁,唁公不得入于鲁也。
  [疏]“吊失”至“鲁也”。○释曰:言吊足以释之,复言不入于鲁地则曰唁者,彰公失国。言不得入鲁,继国事之辞,言可以书唁,而不详其文。  冬,十月,戊辰,叔孙婼卒。
  十有一月,已亥,宋公佐卒于曲棘。曲棘,宋地。邡公也。邡当为访。访,谋也。言宋公所以卒于曲棘者,欲谋纳公。○邡音方,又音访。
  [疏]注“宋公”至“纳公”。○释曰:案诸侯之卒,卒在外,书地。书地,纵不纳公,何得略以见义?解诸侯卒书地者,地有远近、国邑之别,故鄵、扈非国,晋侯因会旦而郑伯未见诸侯之所,许男朝楚,蔡奔雠国,四者书地,地有所由。今曲棘非国,是未喻竟,当从鄵、扈之例既明矣。释以谋纳公为义,义叶鄵、扈而例不异。

  十有二月,齐侯取郓。取郓以居公。取,易辞也。内不言取,以其为公取之,故易言之也。易,以豉反。为,于伪反。
  [疏]“取易辞”。○释曰:与济西、讙、阐同异若何?解,取者易之辞,易辞之义兼内,外内之释虽同,同而事辨异,异则反覆释之,故曰“为公取之”。言非季氏之赂,忠臣之意,非实易辞。尊君抑臣,与济西同文。前不异外之易者,实易,宋取郑师是也。

  二十有六年,春,王正月,葬宋元公。
  三月,公至自齐,居于郓。公次于阳州,其曰至自齐,何也?据公但至阳州,未至齐。
  [疏]注“据公”至“阳州”。○释曰:后如晋,出致不同,传以见出致,解公初至于阳州,后如晋。干侯出不同,传以见齐侯为义,虽至阳州,可以齐致,明干侯之致,不见晋侯,故下二十九年注云“以干侯致,不得见晋侯故。”  以齐侯之见公,可以言至自齐也。“齐侯唁公于野井”,以亲见齐侯为重,故可言至自齐。居于郓者,公在外也。若但言公至自齐,而不唁居于郓,则公得归国,欲明公实在外,故言居于郓。
  [疏]“公在外”。○释曰:又日前不外公,言外何?解,言外者,据内生名,公虽出奔,臣子不得外公,存录之如在国。在国之文,不得实同,故言居郓以别之。  至自齐,道义不外公也。至自齐者,臣子喜君父得反,致宗庙之辞尔。今君虽在外,犹以在国之礼录之,是崇君之道。
  夏,公围成。成,孟氏邑。非国不言围,所以言围者,以大公也。崇大其事。
  [疏]“非国”至“大公也”。○释曰:何解凡邑不言围,指小都,都之大者则国。此文是于三家疆大,邑过百乘,比之小国,国家之患,良由此起。昭公围成、郈,郈人不服,而臣之邑不顺,季氏之权,得国之资,围而不克,故以大公为文。然则定公虽堕三都,成人不肯,公伐不克,故传以大公释之。书致为异,故传释之。此不致者,齐无难公之言,不以适齐无为危至,如长葛言围,非常见义乃殊,故传不异。

  秋,公会齐侯、莒子、邾子、杞伯盟于鄟陵。鄟陵,某地。○鄟陵音专,又市转反。
  公至自会,居于郓。公在外也。至自会,道义不外公也。
  [疏]“义不外公也”。○释曰:复发传何?解自齐为虚致,自会为实文,与虚致嫌义有殊,故发不异已。

  九月,庚申,楚子居卒。
  冬,十月,天王入于成周。周有入无出也。始即位非其所,今得还,复据宗庙,是内故可言入。若即位在庙,则王者无外,不言出。
  [疏]“有入无出也”。○释曰:王也,传言周而复释何?解彼明上下一见,则同有出文,故言周。言周有入无出,明天王之身入与出,故发传也。

  尹氏、召伯、毛伯以王子朝奔楚。远矣,非也。雍曰:“奔篡君之贼,其责远矣。”○召,上照反。篡,初患反。
  [疏]注“奔篡”至“远矣”。○释曰:传言奔,直奔也。何嫌以发?解,非也,非责之非,责其远矣。独言远者,传云于周公着例,见上下之文。然则王子瑕不言出是常,常文而无大罪,则从例可知,故省文。至于尹氏,周室之微弱,而日月不诛,子朝使之奔,不足可责远矣。则剌诸侯,诸侯谓宋、卫、陈、郑外附于楚,子朝之舅,华戎同心而叛,天子不能诛,则宜远责诸侯,乃经解传,宣其责远矣。传既责远,愧奔亦异,故曰:“奔,直奔也”。传曰奔之恶也,恶其奔雠。子朝之奔,奔雠而曰奔。直奔,恶诸侯之叛,剌其不殊也。

  奔,直奔也。
  二十有七年,春,公如齐。自郓行。
  公至自齐,居于郓。公在外也。
  [疏]“公在外也”。○释曰:发传不同,而重起例何?解公前孙而至,今如齐,不言孙,反而言至。至言居于郓,故传言“公在外也”。异义而文别,故重言例,而文省则义同,义同,亦在外可知也。  夏,四月,吴弑其君僚。僚,力雕反。
  楚杀其大夫郄宛。宛,于阮反,又于元反。
  秋,晋士鞅、宋乐祁、卫北宫喜、曹人、邾人、滕人会于扈。祁,力兮反,又力私反。扈音户。
  冬,十月,曹伯午卒。
  邾快来奔。徐邈曰:“自此已前,邾畀我、庶其并来奔,今邾快又至,三叛之人,俱以鲁为主。邾,鲁邻国,而聚其逋逃,为过之甚,故悉书之以示讥也。小国无大夫,故但举名而略其氏。○邾快,苦夬反。畀,必二反,本或作鼻。逋逃,布吴反。
  公如齐。
  公至自齐,居于郓。
  二十有八年,春,王三月,葬鲁悼公。
  公如晋,次于干侯。不得入于晋。干侯,晋地。
  [疏]“公如晋”。○释曰:“解与发围国之文同,故传言“公在外也”,明从郓如齐,不释言次之,言在外亦显故。

  公在外也。
  夏,四月,丙戌,郑伯宁卒。宁,下“滕子宁”皆如字。
  六月,葬郑定公。
  秋,七月,癸已,滕子宁卒。
  冬,葬滕悼公。
  二十有九年,春,公至自干侯,居于郓。以干侯致,不得见晋侯故。
  齐侯使高张来唁公。唁公不得人于鲁也。
  [疏]“唁公”至“鲁也”。○释曰:复发传何?解前“齐侯唁公子野井”,野井,齐地,今来唁公于郓,郓是鲁地。鲁地而言唁,言不得入于鲁国都。鲁国都谓宗庙所在。唁有远近,人有尊卑,君臣同文,故重发例也。

  公如晋,次于干侯。
  夏,四月,庚子,叔倪卒。季孙意如曰:“叔倪无病而死,此皆无公也。是天命也。非我罪也。”言叔倪欲纳公,无病而死,此皆天命,使鲁无君尔,鲁公之出非我罪。○叔倪,五计反,又五兮反,《左氏》作“诣”。
  [疏]“皆无公也”,○释曰:叔倪之卒事,无公而曰皆何?解经言“宋公佐卒于曲棘”,传言“邡公也”,今叔倪复卒,传曰“皆无公也”。

  秋,七月。
  冬,十月,郓溃。溃之为言上下不相得也。上下不相得则恶矣,亦讥公也。公既出奔,不能改德脩行,居郓小邑,复使溃乱,德之不建,如此之甚。○溃,户内反。恶,乌路反,又如字。行,下孟反。复,扶又反。
  [疏]“溃之”至“得也”。○释曰:重发起列何?解上下不相得之为罪与国同,故例详之。此年三月,次于干侯,来还于郓。冬而郓溃,嫌自溃,不责于公,故言“亦讥公也”。

  昭公出奔,民如释重负。传明昭公有过,非但季氏之罪。
  三十年,春,王正月,公在干侯。中国不存公,存公故也。中国,犹国中也。
  [疏]注“中国”至“中也”。释曰:曰凡言国中,指谓鲁也。中国指其诸夏。诸夏为中国,据夷狄为外。案成昭适晋,并逾年而不言在,襄二十八年“公如楚”,二十九年书“公在楚”,传曰“闵公也”,为楚所致,存录之。然则此文中国,国中何为变中国者何?解中国逾年不言在,亲倚之情,如国莫二,比之国中,不以言中非诸夏。且昭以二十五年出奔,二十六年居郓,是鲁地不存公。二十七年、二十八年亦如之,至此寄在干侯。干侯为晋地,明公去鲁竟而入于晋界,不复重还,遂卒于外。虽复生存居地壤,于予来归,来不居兹日,故传以有故释之,所以闵公。范例云:“在,有故。言在,非所在也。”  夏,六月,庚辰,晋侯去疾卒。去,起吕反。
  秋,八月,葬晋顷公。顷音倾。
  冬,十有二月,吴灭徐。灭夷狄时。月者,为下奔起。○为,于伪反。
  [疏]注“月者”至“奔起”。○释曰:案灭中国日,出奔月,轻于灭。灭夷狄时,奔何得更月?解,范答薄氏云:“国不灭而,出以月为国,国灭例而出,出重发于灭,灭夷狄虽时,犹加于月。”然则温子不灭而出奔,何以不月?有义而然。弦子之奔,文承八月之下,温子以逃,在正月之后,何知不月?传于弦子灭言“不日,微国”,微国则例月,例月则不关于君出,君出之重,不大于灭国。范云出重于灭者,言既灭其国,君不死难,比之常奔恒灭,则为重矣。灭在月例者,君出不复加日,明灭重矣。月亦是,谭子出月,月关灭国,灭国例之同,同例在不日。传于灭国详略之,更于潞子发夷狄之远例,于鄫亡见中国之变称,义例成矣。潞子之贤从自盟,灭国获君,君或出奔,名为罪,皆有罪,故注谭子云“盖无罪”。今注章羽,明不复疑。名为有罪,谭子言盖,约邾益之名,名义见矣,故章羽从正例而不疑也。

  徐子章羽奔楚。奔而名者,有罪恶也。○恶,乌路反。
  三十有一年,春,王正月,公在干侯。
  季孙意如会晋荀栎于适历。适历,晋地。○栎音历,旧作跞。适,丁历反。
  夏,四月,丁巳,薛伯谷卒。
  晋侯使荀栎唁公于干侯。唁公不得入于鲁也。曰:“既为君言之矣,不可者意如也。”言已已告鲁求纳君,唯意如不肯。○为,于伪反。
  [疏]“唁公”至“鲁也”。○释曰:复发传何?解,范例云:“唁有三,吊失国曰唁。”唁虽有三,吊失国三,三释一而已。不入鲁界,有三文,知言唁嫌与鲁异。其言不得入鲁,明吊失国而异。今地晋而受晋纳,公有可入之理,故言“唁公不得入于鲁也”。

  秋,葬薛献公。
  冬,黑肱以滥来奔。其不言邾黑肱,何也?据襄二十一年“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”言邾。○肱,古弘反。滥,力甘反,又力暂反。别乎邾也。邾以滥邑封黑肱,故别之若国。○别,彼列反。其不言滥子,何也?据既别之为国,则应书其爵。非天子所封也。来奔,内不言叛也。
  [疏]“来奔”至“叛也”。○释曰:重发传何?解书黑肱不系邾,嫌其专地,不责叛,罪轻,故言来奔。不言叛,罪自显也。

  十有二月,辛亥,朔,日有食之。
  三十有二年,春,王正月,公在干侯,取阚。阚,口暂反。
  夏,吴伐越。
  秋,七月。
  冬,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、齐高张、宋仲几、卫太叔申、郑国参、曹人、莒人、邾人、薛人、杞人、小邾人城成周。天子微,诸侯不享觐。享,献也。觐,见也。言天子微弱,四方诸侯不复贡献,又无朝觐之礼。○大音泰。享,许丈反。觐,其靳反。见,贤遍反。复,扶又反。朝,直遥反。夫子之在者,惟祭与号。祭谓郊上帝,号谓称王。故诸侯之大夫,相帅以城之,此变之正也。
  [疏]“天子”至“与号”。○释曰:于此乃言周衰变之正,重复起传何?解平、桓之世,唯复礼乐出自诸侯,诸侯犹有享觐之心,襄王虽复出居,犹赖晋文之力。札子虽云矫杀,王威未甚屈辱。至于景王之崩,嫡庶交争,宋、卫外附,楚亦内侮。天子独立成周,政教不行天下,诸侯无桓、文之霸,不能致力于京师,权柄委于臣手,故大夫相率而城之。比之在礼,故释不异辞,因变正也。  十有二月,已未,公薨于干侯。

上一篇:春秋谷梁传注疏

下一篇:卷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