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》第廿四尊 却水罗汉
第廿四尊 却水罗汉
智威尊者,本姓华氏,隋炀帝时人,身长七尺六寸,智勇过人。幼年亦事儒业,以韬略事炀帝,拜中郎将。才智足以统众,威望足以服人,亿兆称为保障,朝廷目为干城。自筮仕以至宦成,始终一志,庭无私谒,民喜天开,仁恩流于刑罚,抚字溢于催科。不茹柔,不吐刚,得持身正道。能悦迩,能怀远,得治下要机。士夫百姓有父母之谣,抚按三司有廉明之誉,铨曹考居上上,隋君虚席殷殷,□居求志,行义达道者也。有诗为证:
官拜中郎佐下风,廉明猎誉寡追踪。
铨曹考绩非中下,期取勋庸勒鼎钟。
尊者初仕,炀帝黎庶不曰“良牧”,则曰“仁侯”,芳名已流落人间。及唐高祖得了天下,下诏搜罗逸德,科道交章以尊者荐。高祖嘉其贤,征为牧民守宰。尊者上表乞辞,高祖不许,三辟乃起。尊者奉命服官,不堕晚节,亲贤如就芝兰,辟恶如畏蛇蝎。小秦王得于考察,尝谓左右曰:“华先生任事老成持重,异日可为公卿。”第功名富贵之人,知进不知退。故谚曰:“乘时进易,知机退难。”尊者早年本无宦情,逼于机耳,况今时更二代,历仕两朝,厌薄功名,希心恬退。唐武德中,乃遗表辞官,挂冠于东门外而去。有诗为证:
新君征辟佐皇朝,治行当居第一流。
盈满自知殃所伏,挂冠恬退卧林丘。
唐天子阅了尊者辞官表,叹曰:“此人出处分明,去就义决,真伟人也。人各有志,彼道德之流,非功名富贵所能羁也,今愿出家为僧,朕当成就其是。”遂不强求遗留,听其出家以终尔性。勤劳于公署者,得暇裕于禅关也,鞅掌于军伍者,得从容于僧席也。业儒两仕两朝,恍惚贤良芳躅,归禅而宗三宝,依稀智慧□规。有志者事竟成,此人之谓,岂仅仅明哲保身尔哉。”有诗为证:
拜表辞官愿出家,唐王披阅大矜夸。
古云有志终成事,伫见菩提作泛□。
尊者既致臣而归,闻宝月禅师道悟真宗,□超玄旨,在舒州皖公山聚徒演教,尊者不惮千里之遥,直趋舒州皖公山参谒宝月禅师,求为门下。禅师纳之,以贵而知学,尤加礼敬。尊者自处,则不知有贵于己,不知受宠于君,较常人尤为谦抑,有命即趋,有事即赴。尝居己于劳,居人于逸,人大义之,师大器之。至于讲经设法,孔窃人所扞格者,彼独孚契坐禅习定机关。人所苦难者,彼独悦怿,宝月禅师尝谓同志友曰:“吾门下法器,尽不乏人,不意晚年尤得一佳士。”盖指尊者而言也。有诗一首为证:
闻说舒州宝月师,道超玄旨演真如。
抑谦参谒为门弟,独自融通见性虚。
尊者自从游禅师门下,日就月将学有缉熙,于光明道之传授,虽出于师遇,不明处则不耻下问,而质诸友。道之契悟,虽属于己,遇有得处,则不吝纸笔而志诸诗。一日,悟出本来身心,作诗一律曰:
心本绝尘何用洗,身元无病岂求医。
欲知是佛非身处,明鉴高悬未照时。
一日天清气爽,尊者独自寻芳,泗水问渡津头,大有意也。至一谷中,从容班荆宴坐,一则憩以节劳,一则静以观化。禅坐未几,忽然山水暴涨,泛滥谷中,排山倒石。尊者习定自若,视谷中若大厦,视山水若杯潦,此时忘乎水之怀山,亦忘乎己之坐水,心下惟曰:“此必止妖做祟,假泛滥以试吾法力,借使方寸震憾,则彼得尽其中伤矣。吾身化为中流砥柱,纵狂澜百折,自屹立不回矣。况山水几何,涸可立待,能为不灭之身害哉。”少顷,山水果自退,于尊者帷裳分毫不渍,且曰:“向来枉费推移力,此日中流自在行。”有诗为证:
谷中宴坐为寻芳,偶涨山泉作祸殃。
泛滥忽然消涸也,老僧依旧坐平岗。尊者一生服饰器用,推崇俭约,盖佛法贵无,不居己于有,佛法尚空。不居己于实也,故衣惟一衲,取其足以蔽体,食惟一铛,取其足以养身。眼前不能脱化,且恐衲铛之为累也,如此一时,亦如此终生,不知衲铛之外,更有何者可为更易。有诗为证:
破衲和云补,寒铛带月烹。
不知衣食菲,铸意佛传灯。
尊者在皖公山储积有饭僧谷二廪,山下鼠窃狗偷之辈窥伺有日。每至廪所,辄见二虎在旁守护,盗者曰:“此诈也。闻智威和尚颇有法力,或者以猫作虎,或者画虎张威,慑制我辈不敢垂涎帑中之物。今后去,须识破是假,莫冒认是真,则彼之委积可告匮,我之枵腹可告克矣。”盗者仪定,复去窃盗,三四饿夫,敌不过一二饿虎,盗未食谷,虎已食盗三四,窃盗未动廪中升合,而虎已食盗过半矣。有诗为证:
积粟山中为饭僧,狗偷鼠盗觊觎生。
几回二虎严防守,贪食城狐灭祸根。
次日,尊者捕了未死之盗送属县张令尹鞫问,其盗不待刑责,即自供招云:“某僧积谷二廪,某等起心潜行窃盗,去时廪旁尝有二虎守护,三四往不能窃。众心不死,至昨晚议云:『某和尚有法力,防廪之虎乃纸画假虎,非真虎也。识破其法不行,则具谷可窃。』不意真虎咆哮作威,遂将众盗咬死,止孤身惊得九死一生,无地奔逃,始被僧人所执。”县令鞫问得实,将本盗重责二十,以未得财放回,容其改过,其盗转回家中,未数日亦已身死。张县令始信尊者大有道行,不然虎胡受命若此,深加礼敬。有诗为证: 执得强人送县官,供招盗谷是真赃。
山君激发无情性,数个强人尽咬伤。
张县令讳逊,以儒业发身,颇有重望,朝廷授为本县邑宰,重儒业不重僧道,每见左道之人,必斥逐之,及见智威禅师有二虎守谷之异,始回心向佛。一日,张县主官有条闲,带仆从径往宝山来谒尊者,尊者迎接至法堂叙坐。张县主因问云:“禅师徒从几何?”尊者答曰:“从游贫僧门,行者二三人。”逊曰:“盛徒现在山中,唤来相见。”尊者曰:“容某唤来。”将手中拂帚向禅牀连击三下,一声风响,二虎咆哮而出,向县主面前作礼。逊上座惊怖不宁,尊者始麾之使去。逊愈加敬重,情愿弃官受戒。有诗为证:
带仆前来谒上人,问渠徒从几多名。
咆哮一声双虎出,惟兹二士守山林。
尊者事炀帝为中郎将时,阵中结纳从军二人,誓同生死。乃尊者继事唐高祖,弃官隐遁,出家为僧,间别数年,朋情恋恋,邀入山访之。既见尊者近日所为,殊不似当年体态,二人因谓之曰:“郎将今日狂耶?不然何为悖眊若此。”尊者曰:“我狂欲醒,君狂正发。”二人问曰:“子何所见我二人之狂正发也?”尊者曰:“人能摆脱尘嚣则不为狂。所囿二君嗜色耽声,贪荣怙宠,依然世昧中人,将转轮与生死之途,何由得自跳出,非狂之正发而何?”二人闻言,遂感叹而去。有诗为证:
相携入谷访年交,诘问中郎狂正高。
声色宠荣君所溺,此狂更是祸根苗。
唐仪凤二年月日,尊者始往石头城示寂,颜色不变,屈伸如生,室有异香,经月不散。
上一篇: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